凍瘡,顧名思義,是在天寒地凍時候才發生的。凍也是一種刺激,若在寒冷和潮濕的環境下工作,身體的暴露部位,如面、手、腳、耳垂等部位就很有可能因凍而使血管收縮,血流瘀積,組織缺乏氧氣,以致細胞損傷,於是就形成紅腫一塊,這就是凍瘡了。
  凍瘡,在以往是比較多見的。每到冬天,那些胖嘟嘟的小孩、那些平日較少運動的靑年人(尤其是女性),都常長凍瘡。但是,近年來由於天氣趨暖,也由於人們生活好轉,都註意到保暖,生凍瘡就較少了一些。但是,今年入冬以後,尤其是近期的暴冷,於是又有生凍瘡的出現了。
  凍瘡俗稱“生蘿蔔仔”,我不知道為何有這樣的稱呼。大概是因為病發部位紅腫一塊,有如一個小蘿蔔吧!更有俗語說:“爛穿蘿蔔爛三年”。我想不會這樣嚴重吧?但若凍瘡穿破,也相當麻煩,會形成潰瘍,不斷滲液,也要數周或更長時間才能結痂痊愈的。不過,“爛三年”就真是太誇張一點了。我的經驗是,最難受者是在凍得要命之時,在被窩之內,身體和暖,但此時的凍瘡,則是偏偏的變得搔癢起來,將其暴露出被窩外又冷得厲害,十分難受的。
  有什麼方法治凍瘡?古法用辣椒稈煎水泡浸,現今則用樟腦膏、喜療妥軟膏外搽都是有效的。
  (摘編自《澳門日報》 文/楊大夫)  (原標題:話說凍瘡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i53pivrt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